It will give you the world,
but you must give it yourself.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好吧……寫篇吐槽日記……
PART 1,說說大劇院本身
首先要說,這次的歌劇用實踐給我上了一節難忘的建築課。
然後就是,很對不起自己在大劇院看的首場歌劇!
在這之前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傾向建築形體的人。
但是正因為這次領著最偏僻位置的票,所以讓我明白了好多……
上課時老師總是說要注意建築功能、功能、功能!說了四年今天終於恍然大悟。
再好的外形,再美的建築流線,再花哨的場景佈置,功能不行就是不行。
爲什麽當時調研的時候完全沒有發現……也許我當時只是對大劇院的形體有種膜拜心理吧。
當一坐下,發現大劇院的三樓欄杆和前面座椅和前面的人頭基本上擋住半個舞臺……
座位斜度不高……如果是擋住一點點還好……現在是沒了半個舞臺……半個!
嘛,沒辦法,學生票的待遇。
有點還是挺人性化的,三樓的有部份座位就算站起來看,也不會擋到後排的觀眾。
於是後半場基本上我站起來看了。
這種位置一輩子坐一次就足夠了。
我其實是懊悔自己把自己大劇院第一場歌劇獻給了它……
如果說買最爛的門票的人對位置的能見度毫無說服力……
但是大劇院的疏散功能所有人有目共睹。
那些樓梯的線條確實很棒,不過真的好看不好用……
我看的那場有不少空位置,散場的時候還擠成那個樣子,
真不敢想像觀眾爆滿的時候出口是什麽個狀況。
關於音質……算了……沒樂隊看……沒指揮看……=3=
原本樂隊的地方都變舞臺了,所以也有可能是《貓》的舞臺需要,
比其他歌劇舞臺面積大了,所以偏僻的座位就看不了舞臺全景了。
比其他歌劇舞臺面積大了,所以偏僻的座位就看不了舞臺全景了。
PART 2,《貓》中文版歌劇
上半場最後一曲的MEMORY沒有被驚豔到……
不過,下半場的MEMORY最激昂的那一段聽得還是挺過癮的,
那種雞皮疙瘩的感覺果然還是要現場才能FEEL到~
微微明白選那名演員唱MEMORY的原因。
回家重新聽了一次英文原版……怎麼說……
我覺得英文版的歌詞還比較容易懂怎麼回事?!
那天晚上如果不看字幕真不知道在說啥……
話說真的千萬別坐大劇院三樓OTL……真的……過來人的血淋淋的教訓……
看不到字幕……
中文版加了不少中國元素
最搞笑的地方基本上出自那些(應該是)臨時加進去的粵語臺詞?
那些“貓”非常親民~~~
比如說中場休息跑到觀眾座位旁讓觀眾拍照。
可是拼命被工作人員小姐叮囑不能開閃光燈……………………………………
臨急臨忙拿出相機……結果沒幾張拍得清楚的……
不過~“貓”們真的把自己當成貓!拍照的我們也真的把他們當成貓來拍!!!
PART 3, 總結……
這次真的太不完整了OTL下次我要屯錢坐樓下!!!!!!
以上
About
Caring
2月1生
建築學生
龍貓控
百腐不侵乙女心
怕冷
caringempire@gmail.com
Tools
❤Intuos4M PTK-640
❤COMICPACK CTE-440
❤Epson V10
❤Touch Markers
❤PhotoShop CS5
❤SAI
❤SketchUp 8
Search